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

少年拉丁舞

之前在光影歐洲台看了丹麥紀錄片 Dance For Me (2012) 的一部分,影片跟蹤一對少年專業舞者的排練和比賽,俄羅斯的 Egor Kondratenko 和丹麥的 Mie Lincke Funch 為了各自的原因都選擇了舞蹈為職業,影片裡連場的舞蹈好吸引。




Egor 的舞蹈細胞應該來自他母親,他母親是舞蹈老師,學生有中國移民,好像也有到中國設班授徒。





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

饅頭實驗

近來沒做麵包,只做饅頭,原本流量高的高筋粉變得不合用,買來低筋粉來混中筋粉,應該可行。

第一次用小高姐的方法,先混合三分之二左右的粉在雪櫃發酵一夜,第二天再揉進乾粉,視頻說第二天會揉到懷疑人生,可是第一階段我的粉就黏得懷疑人生,小高姐的份量有可能寫錯了。做出來的饅頭外貌是麻子面,吃起來有嚼勁,但不夠蓬鬆。進入了斷捨離模式,就地取材拿竹織隔片當蒸片,竹片把半個饅頭都黏去了。再做一次加了蘇打粉依然不見得鬆軟,另外竹片塗了油還是黏。

第三次做跟三丰的方法,加蘇打粉發酵 40 分鐘,試驗在竹片上鋪紙,蒸出來一點都不黏,可是饅頭都滑到鍋的邊緣變水煮包,成品比小高姐的鬆軟,外貌依然是麻子面,拿不出來見人。

看了小城朱師傅的直接法,立即試做,換了用電飯煲的隨機蒸架,鍋蓋也包了棉布,成品的外貌稍為好一點,但是鍋子不夠大,包子的邊緣都弄濕了。朱師傅的饅頭加了糖和鹽,做法簡單快捷,成品鬆軟得像一陣風,但說不上有嚼勁,老媽和大叔倒很受落。

不再添置工具的話,再做的方法還有在大碟子放筷子再放竹片和紙。某天出洞時去新填地街看,國貨都有暴利感,雖然沒幾個錢還是猶豫,而且想用竹制品,因為不銹鋼有一段時間要出黑油。逛到旺角終於見到良心價貨品,竹做的太小,挑了鋁製的,還買了蒸籠布;家裡的電子秤時好時壞,順便補購一個。

萬事俱備,就用朱師傅方法輕鬆做了十個,為了測試蒸籠布,只在半邊放紙,結果生饅頭跟乾布還是黏的,翻蒸熟饅頭就不黏。

朱師傅的饅頭做法:中筋粉 300 克,酵母 3 克,糖 15 克,鹽 3 克,水 150 克,油 7 克,混合,靜置 10 分鐘,揉幾下,分五份搓圓,發酵 45-60 分鐘,水滾後中小火蒸 20 分鐘,燜 5 分鐘取出,鍋蓋全程留透氣罅縫。







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

韓國演員

韓國電影劇集看過不少,覺得好看的其實不多,近年更有劇情空洞主角難看演出造作的趨勢。懷念最初看韓國戲時,女演員一般都不造作。

近來播映中的劇集裡,看到兩位女角,值得說一下。


崔明吉,62 年生,MBC 藝訓班出身,只看過她演 “Punch” 。她的美嫻靜耐看,儀態端莊,軟弱時萬般溫柔,硬起來時不怒而威,一般演員難有她的氣質。現實生活裡,她嫁給從政的作家。



金善映,76 年生,話劇演員出身。她的戲看過 “請回答1988” 和 “守護者”,眼睛小,很多角色刻意弄醜,其實小眼睛化起妝更媚,感覺她演技最好的是 timing 或者 breathing,你等她說話時她的表情就是一切,好像她未說你都知她要“來料”了。



說到有印象的還有金喜愛,67 年生,由美女新人到實力女優,再由退隱育兒到再戰熒幕都沒進過我視線,直至 “Mrs. Cop”,她的大媽刑警組長展現出忘了作品也不會忘記她的魅力。

其實厲害的演員還有別的,想起時再談。

山洞人手工麵

一向都有北方人的胃口,麵條、餃子、包點可以吃很多,自己動手的話,餃子間中會弄一頓,其他的未曾涉獵過。

無聊時見有蔥一大把,就拿不知過期多久的白麵粉去做蔥油餅,看的是三丰做法,做出來又厚又硬。買來新鮮中筋粉跟小高姐方法再試,比較柔軟,其實做蔥油餅用上的蔥不多。

中筋粉 250 克,鹽 2 克,熱水 52 克,冷水 104 克先後混合成團,醒 20 分鐘,分三份,捏成舌頭狀,抹點油,醒 2 小時(好長,有時等不了),另外準備酥油:蔥花(你認為餅能承載的分量),五香粉,鹽 2 克,麵粉 12 克,燒熱油 18 克加入拌勻;麵團擀開,掃上酥油,折疊成小四方型,四角收入底部成圓餅型,醒發一會,擀開,鍋上烙至微焦即成,每次出鍋都立即吃光,想留一點看看放涼了還能不能吃都沒機會。




跟著小高姐做手擀麵,多年前買來做牛角包沒用上的長麵桿終於開封,做出來好吃,只是麵條煮熟是捲曲的,比起小高姐筆直的不知道哪裡不對頭。

礆面小許、鹽小許,加水 110 克化開,加入先後中筋粉 250 克,混合成團,醒 30 分鐘,揉幾下,再醒 30 分鐘,揉幾下再醒一個小時;準備肉臊:肉末 300 克 (手頭只有安格斯一口牛,切丁代替),加薑泥炒香,加生抽、老抽、五香粉、胡椒粉、辣醬和熱水燜幾分鐘;麵團擀開,折疊,切成麵條 ;大腕放生抽,香醋,香油,蔥花,加入燙熟的麵條、青菜和燜好的肉臊。



饅頭也很喜歡吃,去深圳玩都會多買些回來放冰箱慢慢吃,動手做可嫌費事;封城後沒得買,隨興跟小高姐的方法做,兩次實驗後,覺得嚼勁十足,但是把饅頭做得鬆軟和貌美,還要鑽研。話說小高姐是西安人,有說現在定居加拿大。

以為三丰是北方人,原來是蒙古人,看他鄉間母親做的豆角燜麵很好奇,結合陝北霞姐的做法試了兩回,感覺燜煮時的水量還沒掌握到,新手擀麵沒有人家敏捷,做不出應有的效果,希望有天可以吃到道地的燜麵。

近來很喜歡看的是陝北霞姐的片子,喜歡霞姐和家人不造作,做菜和吃飯都豪邁。

牛奶吐司

小高姐的牛奶吐司都做過幾回,柔軟和蛋味濃,可以間中做換換口味。 中筋麵粉 400克 (60 克換全麥粉,其餘我用高筋粉)、糖 12 克、鹽 1 克、滾水 83 克,用筷子拌勻,酵母 3 克加入暖牛奶 (約攝氏 35度) 167 克,潮濕的話減少 15-30 克牛奶,拌勻,加進麵團...